2013年12月17日,美国权威性学术杂志:美国内科协会年鉴杂志上,出现了一篇标题十分愤怒的文章《够了!不要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上浪费钱了》 在如此权威的杂志上,出现这样标题夸张的文章尚属首次。而在这愤怒的背后,是一个在美国上演了100年而且至今仍在进行着的骇人听闻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 在1920年代,有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他在短短几年之内连续发现了维生素A和维生素D,这类前所未见的神秘物质背后的功效令美国民众好奇不已。在全社会的聚焦下,1921年,麦科勒姆语出惊人:“我们的身体不是多了一些坏东西,而是少了一些好东西。这种好东西,就是维生素。” 麦科勒姆是一个好人,他告诫民众大多数人的饮食结构存在问题,他建议所有美国人每天要喝500克牛奶,一天要吃两份蔬菜沙拉。通过食补来摄取维生素,否则有可能会得坏血病、佝偻症和其他一些可怕的疾病。 化学家埃尔默·麦科勒姆 在大科学家的警告下,所有人都错误地以为:他们距离那些可怕的疾病只有一步之遥。美国民众陷入了惊慌,像沙漠中的人寻找水一样民众开始极度渴求维生素。两年之内美国境内牛奶的销量上涨了3倍,生菜的销量飞涨了整整7倍。 事情很快变得恶劣起来,无良食品商上线了,美国最著名的水果商新奇士毫无科学根据的发动了一场恶意营销,吹嘘“如果不想得坏血病,每天最少吃一个橙子”,橙子的销量飞涨一年后,又谎称:“除了吃橙子,每天最少还要喝一杯8盎司的柠檬汁”。柠檬的销量也瞬间高得不可思议。 制药厂商也抛弃了节操,疯狂炒作维生素,美国制药巨头帕克·戴维斯制药公司为了骗钱,撒下弥天大谎:人们在冬天会极度缺乏维生素D,所以每年冬天都必须服用他们生产的鳕鱼肝油。人民纷纷开始服用肝油。 几十年后的今天,“冬天吃肝油”这个伪科学,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成为了一种习俗在民众中间延续着,甚至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到了1932年,甚至巧克力和口香糖的包装纸上都印有“富含维生素”。美国人已经深陷维生素的营销骗局中。因此还催生出一个本不该存在的产业——维生素药片产业。各种浓缩的维生素药片一经推出立刻受到恐慌的民众的追捧。这时,一个反派人物把这场维生素热潮推向了更疯狂的程度。 到了1941年美国民众的维生素摄入量已经相当高。然而就在那一年,联邦政府首席医生怀尔德出现了,想搞大新闻的他,居然声称依然有2/3的美国民众,深陷维生素饥荒的困境中。他建议民众将维生素的摄入量继续提高30%,并且把130%定为“最低标准”。 鉴于怀尔德在医学领域的权威,这超高的摄入标准立刻被各种医疗机构接受。美国卫生局局长甚至将之称为“美国人民的营养学黄金标准”。 紧接着,奇葩的怀尔德又搞了一个大新闻,他给10个精神病人食用不含维生素的食品,最后在研究报告中称:由于缺乏维生素,10位志愿者全都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他用这个荒谬的实验说服了国会和政府,要求向全体民众食用的面粉里添加大量的维生素B1。又过了一年,在怀尔德的要求下,面粉商往面粉里添加了其他种类的维生素,包括极易过量中毒的维生素D。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一轮更恐怖的维生素热潮来临了。1942年,听取了怀尔德的言论后,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美国营养会议上慷慨激昂地宣称:“是什么使你眼中迸出火花,使你的步伐涌出泉水,使你的灵魂焕发精力?是维生素!” 配着这可以做成表情包的表情,维生素成为了一种信仰。 士兵、运动员、以至于普通工人,全都在大量地服用维生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甚至强制要求全体员工吃维生素药丸。 到了1944年,每四个美国人之中,有三个在吃维生素药丸,民众心中的维生素信仰已经根深蒂固。渐渐地,这场延续了数十年的维生素热潮,开始向其他国家扩散,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 到了1969年,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但仍然有76%的美国人错误地认为维生素能预防感冒或者更严重的疾病,并能提高寿命。 在1970年代,一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犯了低级错误:对原本就不可遏制的维生素热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就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鲍林 1970年,鲍林写了一本满含错误的书《维生素C和普通感冒》,呼吁公众每天服用3000毫克维生素C。只要这样做人类就可以消灭感冒。他甚至声称每天服用15000毫克维生素C可以治愈癌症。 今天来看,这纯属无稽之谈,但在当时,鲍林的这些言论让民众对维生素陷入了深深的崇拜。 197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试图禁止维生素厂商的错误宣传,竟然遭到民众的强烈反抗。 1976年,由于民众太热爱维生素,美国国会甚至通过了一条法案——美国政府不再有权力管制维生素问题。 维生素真的这么神奇吗?!全世界的科研机构纷纷出动,开始研究维生素的机理。 结果,他们发现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事实:1994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与芬兰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合作调查29,000名芬兰男性,结论是:服用维生素补充剂的比起不服用的人更可能死于肺癌或心脏疾病。 2004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进行了一项17万人参与的大型研究,研究人员发现服用维生素者死亡率高出6%。 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了,日常补充维生素,不仅没有被权威的科学家证明是有益的,甚至还有致癌这种可怕的副作用…… 越来越多的权威机构认为正常人没有日常补充维生素的必要。2007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观察了11,000人、其中一些人服用复合维生素,另一些未服用。结果发现服用复合维生素的比不服用的死于晚期前列腺癌的风险高出一倍。 但这些前赴后继的科学研究从未影响销售。 事实证明,美国民众对维生素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似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他们服用维生素的脚步。到了2006年,美国维生素药片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300亿美元。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在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维生素片。 科学家已经忍无可忍。2013年12月17日,美国内科协会年鉴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够了!不要在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上浪费钱了》 要知道,美国内科年鉴,是美国医师协会的官方杂志,是一份严肃严谨很有权威性的学术杂志。居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党风格的题目,目的不言而喻:就是要吸引媒体的广泛关注,将这个美国医师协会的观点传播给普通大众。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均为医学界翘楚 • 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Welch疾病预防中心的EliseoGuallar医学和药学博士、Lawrence J. Appel医学博士和Edgar R. Miller医学博士 • 英国Warwick大学医学院SaverioStranges医学博士 • 该杂志的高级副主编Cynthia Mulrow医学博士 这篇文章的结论是: 普通(有正常饮食能力)的人群,服用维生素补充剂或者矿物质补充剂没有益处,相反倒可能有害。不要指望着服用维生素能预防慢性疾病。 美国的维生素片泛滥成灾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回看今天的中国,70%的民众表示曾经吃过或者正在吃维生素片。 总结了各种研究成果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来说,维生素确实可以帮助治疗疾病。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服用维生素片收效甚微甚至伴有致癌等副作用,而且一旦服用过量,还会导致维生素中毒等。 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除非你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缺乏维生素的症状,否则还是不要吃维生素片为好。 |
Powered by discuz!